研究人员
顾问
北大客座教授
中心成员

 

丁永坤

 

联系方式:

Email:ding-yk@vip.sina.com

电 话:86-8162491276
 

教育经历:

1982年9月~1986年7月,四川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,理学学士
1986年9月~1989年1月,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物理专业,工学硕士
1995年9月~1998年7月,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等离子体物理专业,理学博士


工作经历:

1989.1-1995.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207室从事激光核聚变实验物理与诊断技术研究,先后任实习员和助理研究员;

1998.8-2000.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207室从事激光核聚变实验物理与诊断技术研究,任研究室副主任、副研和研究员

2000.4-2001.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物理实验部副主任、研究员

2001.9-2008.1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物理实验部主任、研究员

2008.12-2012.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

2012.8-2016.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科技委主任、研究员

2016.10-2018.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

2018.9-现在  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党委书记、研究员


研究领域:

激光核聚变实验物理、瞬态高能量密度物理诊断技术

 


背景资料:

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从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物理与诊断技术研究,先后负责过黑腔辐射场特性、内爆物理、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和超快X射线空与能谱演化诊断技术和ICF实验总体等项目。获得多项奖励: (1)丁永坤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, 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,2009; (2)丁永坤、缪文勇、陈正林等,金等离子体带谱辐射时空特性,国防科工委, 国防科技进步奖,二等奖,1998; (3)丁永坤、刘慎业、缪文勇等,神光II物理实验诊断总体技术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,军队科技进步奖,二等奖,2007; (4)常铁强、丁永坤、赖东显等,神光II黑腔辐射温度特性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,军队科技进步奖,一等奖,2005; (5)张维岩、唐永建、朱少平、傅思祖、丁永坤、裴文兵等,ICF-SGII,国家奖励办工室, 国家科技进步奖,二等奖,2009。

代表论文:
(1)丁永坤、江少恩、刘慎业等,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聚变靶物理实验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, 强激光与粒子束, 第25卷,第12期, 3077-3081页,2013。
(2)Zhang L., Ding Y. K., Yang J. M., Study on optimal inertial- confinement-fusion holhraum wall radial density and wall loss, Physics of Plasmas, Vol.18, No.3, 033301-1-033301-4, 2011 
(3)Tieqiang Chang, Yongkun Ding, Dongxian Lai et. al., Laser hohlraum coupling eiffiecency on SGII facility, Physics of Plasmas, Vol.9, No.11, 4744-4748, 2002. 
(4)丁永坤、何海恩、缪文勇等,0.35?m激光辐照柱腔等离子体状态与运动特性, 强激光与粒子束, 第9卷,第3期, 386-390页,1997。 
(5)丁永坤、李文洪、蒋小华、李三伟等,1.053μm 激光产生的高纯黑腔辐射场,物理学报, 第44卷,第3期,1995。 
(6)温树槐、丁永坤,《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诊断学》, 国防工业出版社. 59.4万字,2012


Copyright: Center for Appli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, Peking  University Room 402, Engineering Building 1, Peking University, Bejing,  100871, China

Tel: 86-10-62753944      E-mail: ganqiumei@pku.edu.cn